深色模式
跨性别相关医疗照护
精神科的诊断
进行跨性别身份的诊断需由三级甲等医院的精神科医师进行,并不是所有的精神科医师都了解跨性别相关知识并出具相关诊断。相关诊断主要通过沟通(表明既往及目前状态和就诊诉求)和量表评估(如 SCL-90、MMPI 等)进行,有些会包含激素、染色体等检查。相关诊断证明的开具流程因不同地区、医院甚至医师而异,通常会需要不低于 1 年的观察期。
根据各地医院应用的诊断标准不同,其会包含的诊断名称例如:
- 易性症 / 性身份障碍(ICD-10)
- 性别不安(DSM-5)
- 性别不一致(ICD-11)
上述诊断在临床上具备相同效力,均可用于进行性别肯定激素治疗及性别肯定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跨性别身份的诊断需由精神科医师进行,但跨性别本身并不是精神疾病。
性别肯定激素治疗
性别肯定激素治疗包括女性化激素治疗和男性化激素治疗,分别适用于跨性别女性和跨性别男性。激素治疗的目的是为了暂停原指派性别的第二性征发展并促进自我认同的第二性征发展,以提升自我接纳和缓解性别焦虑,并改善心理健康。对于术后跨性别者则是维持对应性别的激素水平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目前仅有少数几家医院可以提供跨性别序列医疗,且激素治疗方案因人而异,无论选择何种治疗方案,都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并根据自身需求来决定。
国内目前的跨性别序列医疗资源参考: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易性症综合 / 激素治疗门诊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跨性别专科门诊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跨性别序列医疗门诊
在国内进行性别肯定激素治疗的前提条件:
- 未患有影响自我认知判断的精神疾病,或原有精神疾病已得到有效控制
- 对自身情况具有清晰的认知,有明确的进行激素治疗的需求
- 经相关精神科医师评估,获取跨性别身份的相关诊断
- 治疗前检查无激素治疗相关禁忌症
- 需由监护人同意进行激素治疗
性别肯定激素治疗前的身体检查项目:
- 血常规
- 电解质
- 骨密度
- 凝血功能
- 肝肾功能
- 血糖血脂
- 乳腺超声
- 性激素 6 项(泌乳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睾酮、孕酮)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医院的前置检查项目可能并不相同。无论是否选择在医院接受激素治疗,都建议每 3 个月复查肝肾功能和雌二醇、睾酮、泌乳素水平(男性倾向跨性别者无需此项),并每年进行一次身体全面检查。下文所示的激素治疗方案、效果及风险来自跨性别和多元性别人群健康照护指南第八版(SOC-8)[1],不构成专业医疗建议,具体用药方案需根据血激素水平动态调整。
性别肯定激素治疗的一般方案:
- 女性化激素治疗(使用如醋酸环丙孕酮等抗雄激素和雌二醇等雌激素)
- 男性化激素疗法(使用如睾酮等雄激素)
女性化激素治疗的用药方案(以雌激素为基础的方案):
雌激素:
- 口服 / 含服药物:2~6 毫克 / 每天
- 经皮吸收药物:0.025~0.2 毫克 / 每天
- 肌肉注射药物:2~10 毫克 / 每周、5~30 毫克 / 每 2 周
抗雄激素:
- 螺内酯:100~300 毫克 / 每天
- 醋酸环丙孕酮:10 毫克 / 每天
男性化激素治疗的用药方案(以雄激素为基础的方案):
雄激素:
- 庚酸睾酮 / 环戊丙酸睾酮:每周肌肉或皮下注射 50~100 毫克、每两周肌肉注射 100~200 毫克
- 十一酸睾酮:每 12 周肌肉注射 1000 毫克、每 10 周肌肉注射 750 毫克
- 睾酮凝胶:50~100 毫克 / 每天
性别肯定激素治疗的激素监测方案:
女性倾向跨性别者:
- 血清雌二醇水平应在 100~200 pg/mL 范围内
- 血清睾酮水平应低于 50 ng/dL
男性倾向跨性别者:
- 血清睾酮水平应在 400~700 ng/dL 范围内
女性化激素治疗的身体变化:
效果 | 开始时间 | 最大作用时间 |
---|---|---|
身体脂肪重新分布 | 3~6 个月 | 2~5 年 |
体能下降 | 3~6 个月 | 1~2 年 |
皮肤出油减少 | 3~6 个月 | 未知 |
面部和躯体毛发减少 | 6~12 个月 | >3 年 |
胸部发育 | 3~6 个月 | 2~5 年 |
性欲下降 | 1~3 个月 | 未知 |
女性化激素治疗的相关风险:
风险程度 | |
---|---|
很可能增加 | 肝脏疾病风险 静脉血栓栓塞 高钾血症S 甘油三酯增加 体重增加 |
在存在额外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很可能增加 |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脑膜瘤C 多尿/脱水S 胆石症 |
有可能增加 | 高血压 |
在存在额外风险因素的情况下有可能增加 | 2 型糖尿病 低骨密度/骨质疏松 高泌乳素血症 |
无增加 / 不确定 | 乳腺癌和前列腺癌 |
S. 基于螺内酯的治疗方案
C. 基于环丙孕酮的治疗方案
男性化激素治疗的身体变化:
效果 | 开始时间 | 最大作用时间 |
---|---|---|
身体脂肪重新分布 | 1~6 个月 | 2~5 年 |
体能提升 | 6~12 个月 | 2~5 年 |
皮肤变油、产生痤疮 | 1~6 个月 | 1~2 年 |
体毛增多 | 6~12 个月 | >5 年 |
雄激素性脱发 | 6~12 个月 | >5 年 |
月经减少 / 停止 | 1~6 个月 | 1~2 年 |
第一性征男性化 | 1~6 个月 | 1~2 年 |
嗓音男性化 | 1~6 个月 | 1~2 年 |
男性化激素治疗的相关风险:
风险程度 | |
---|---|
很可能增加 | 红细胞增多症 痤疮 雄激素性脱发 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 体重增加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 |
在存在额外风险因素的情况下很可能增加 | 心血管疾病 高甘油三酯血症 |
有可能增加 | - |
在存在额外风险因素的情况下有可能增加 | 2 型糖尿病 脑血管疾病 |
无增加 / 不确定 | 低骨密度 / 骨质疏松 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子宫癌 |
性别肯定手术
性别肯定手术包括男跨女性别肯定手术和女跨男性别肯定手术,分别适用于跨性别女性和跨性别男性。手术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原指派性别的部分性征并促进自我认同的性征表达,以提升自我接纳程度和缓解性别焦虑,并改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实现性别身份的顺利过渡。
国内目前的性别肯定手术医疗资源参考: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整形外科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整形外科
在国内进行性别肯定手术的前提条件:
- 年满 18 岁
- 术前检查无手术相关禁忌症
- 经相关精神科医师评估,获取跨性别身份的相关诊断
- 对自身情况具有清晰的认知,有明确的进行手术的需求
- 手术对象本人提供要求手术并经本人签字的书面报告*
- 手术对象本人提供已告知直系亲属进行手术的相关证明*
- 需由当地公安部门出具手术对象的《无在案犯罪记录证明》*
*代表仅第一性征相关手术适用,是否强制要求进行公证因医院而异。
男跨女性别肯定手术一般包括的项目:
- 第一性征女性化手术
- 面部女性化手术
- 喉结缩小手术
- 嗓音女性化手术
女跨男性别肯定手术一般包括的项目:
- 第一性征男性化手术
- 面部男性化手术
- 胸部切除 / 缩小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国内目前仅有少数几家医院可以进行性别肯定手术,不同医院可以进行的手术项目可能并不相同。
跨性别嗓音训练
跨性别嗓音训练是指通过训练的方式实现嗓音的改变,是性别肯定护理的一部分,主要适用于女性倾向跨性别者。嗓音训练的目的是通过接受训练使个体的嗓音更符合其所认同性别的声音,以提升自我接纳和缓解性别焦虑,并改善心理健康,从而帮助性别身份的顺利过渡。
国内目前的嗓音训练医疗资源参考: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喉科门诊
- 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嗓音言语专病门诊
嗓音训练的主要训练方式:
- 基于康复医学的练习方式
- 基于声乐理论的练习方式
其中,基于康复医学的嗓音训练相较于基于声乐理论的练习对于声带和声道长度等生理条件的要求较低,主要通过改善受训者发声的声学与感知差异(如基频、音色等)实现嗓音女性化。需要注意的是,嗓音训练的效果会因选择训练方式的不同以及个体的生理条件不同存在效果差异。
嗓音女性化训练的主要步骤:
- 通过调整声道和气息将基频提升至超过 175 Hz
- 通过调整嘴形、呼吸等方式对音色进行修饰
- 通过对话等练习保证自发言语状态下的嗓音稳定性